淺析我國電器附件產品沿革與發展方向-建筑電氣2009.10
聲明:您必須遵守我們的協議,如果您下載了該資源行為將被視為對《電天下賬號管理規范》全部內容的認可,本網站資源來自原創,僅供用于學習和交流,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舉報本資源,我們將及時審核處理!
淺析我國電器附件產品沿革與發展方向-建筑電氣2009.10
【摘要】通過對我國電器附件產品功能和設計發展歷程的分析,指出產品功能系統化、智能化,產品技術標準化、規范化的發展方向,并
文本預覽
供 電 與 配 電
淺析我國電器附件產品沿革與發展方向
王 濤 趙卓君 (西門子開關插座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30)
Brief Analysis of Evolvement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lectrical Appliance Accessories in China
Wang Tao Zhao Zhuojun (Siemens Wiring Accessories Shandong Ltd.,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rocess 途固定式電氣裝置的開關 第 1 部分: 通用要求》,
in both product function and design of electrical IEC 60669-1: 1993)。
appliance accessories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進入 90 年代, 伴隨著奇勝電器和松下電工產品
direction of systematization & intelligentization of product
在國內的熱銷, 傳統拉線開關迅速被面板開關替代。
func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normalization of product
與國際同步的產品設計, 除了在電氣性能和產品功能
technology is proposed and in-depth analysis is made of
上有大幅提升以外, 風格各異的款式和五彩斑斕的外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al
觀設計讓國內消費者開始領略到松下幸之助 “開關是
appliance accessories.
Key words Electrical appliance accessory 墻上的一面旗幟” 的奧妙。
Standardiz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進入新世紀, 伴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進一步提高, 除了基本功能和對建筑空間的裝飾功
摘 要 通過對我國電器附件產品功能和設計發 用, 電器附件的功能性被賦予更多新的內涵, 產品應
展歷程的分析, 指出產品功能系統化、 智能化, 產品 用范圍從最初的照明控制擴展到暖通、 衛浴、 娛樂、
技術標準化、 規范化的發展方向, 并對影響發展的關 安防等諸多方面; 產品功能向自動化、 智能化、 系統
鍵因素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 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 電器附件 標準化 發展方向 相關工作在歐美早已啟動, 與之配套的電力線載
波技術、 LonWorks、 CAN、 Profibus 等安裝總線技術
在宏觀經濟持續增長和房地產行業穩步增長的雙 已完成實驗室級別的開發測試工作并開始產業化應
重帶動下, 電器附件行業廠商數量和技術實力快速增 用。 其中由西門子、 莫頓、 永諾等電氣產品制造商在
長, 新品牌不斷涌現, 產品種類愈發完善; 另一方 1990 年發起的歐洲安裝總線技術標準 (European
面, 國內市場需求保持高速增長。 但是在成績面前, Installation Bus, EIB) 已有能夠相互兼容和交互操
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國際金融危機大背景下, 機會與 作的元器件 4 000 多種, 功能覆蓋建筑領域的幾乎全
挑戰并存。 本文通過對我國電器附件產品功能和設計 部用途, 并占據歐洲樓宇和家庭電氣自動化 80% 的
發展歷程的分析, 引出對影響行業發展關鍵因素和發 市場份額。
展方向的討論, 以期有助于同業認清形勢、 克服困
2 電器附件產品系統化、 智能化的功能拓
難、 明確方向。
展及注意事項
1 電器附件產品功能的發展
2. 1 功能拓展
我國在 20 世紀 90 年代墻壁面板開關普及以前, 智能化和系統化為電器附件產品帶來革命性的功
電器附件產品功能僅作為安全取電、 用電的連接器 能拓展,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件。 以照明拉線開關為例, 僅能實現一位單控功能。 a. 提高控制的便捷性, 完成傳統電氣控制方式
其 4A 的通斷能力也大幅落后于當時國際通行的 無法實現的任務。 例如,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將傳統照
開關額定電流不小于 6A 的水平 (《家用和類似用 明的點對點控制轉換成為多點控制, 不僅可以輕松實
27
淺析我國電器附件產品沿革與發展方向(王濤 趙卓君)
523建筑電氣
誖
BUILDING
2009 年第10 期 ELECTRICITY
現, 而且可以通過預設程序和光線/動作傳感器對區 商曾自行開發出智能照明控制系統, 但并未獲得市
域照度和系統負荷實現最優控制。 場認可。 主要原因是這些系統都是由單個的廠家開
b. 大幅提高電氣系統的自動化程度, 實現不同 發, 所用設備只能由該廠家供應。 單憑某個廠家的
子系統設備之間的協同。 智能配電系統借助于系統 一己之力, 沒有行業內其它廠家的支持是很難滿足用
內的各類傳感器, 可以獲取建筑和用戶的相關狀態 戶多樣化的需求的。 因此發展一套技術標準化程度
參數, 并可依照預設場景方案動作, 開啟相應設 高、 有眾多廠商參與、 設備兼容性好的系統是非常
備。 例如, 用戶在夜晚開門進屋后, 借助紅外線移 重要的。
動探測設備的信號, 使屋內照明、 暖通、 供水子系 c. 系統自身要具有可擴展性, 并能方便地與現
統自動工作。 有設備和系統融合。 以現行房地產政策為例, 購房
c. 減少材料消耗。 智能照明系統在滿足傳統方 者擁有住宅使用權 70 年。 對于埋入墻體敷設的照明
式無法實現的的控制需求的同時, 也大幅簡化了一些 控制總線, 在數十年的使用年限內作大幅變動的可
常見照明控制線路。 以住宅內兩點控制一盞燈具和 能性不大, 有望于分布在屋內的智能照明系統在將
多點控制一盞燈具為例, 使用雙控開關和多點控制 來通過功能拓展成為智能電氣系統的基礎。 只有那
開關的傳統線路切換方式需要數倍于燈具和開關間 些能夠根據用戶需求靈活進行功能擴展, 并與其它
距的電源導線; 而采用總線技術, 所需導線與點對點 子系統和已有設備完全融合的智能系統才會受到市
控制方式相同, 僅增加了控制總線, 從而大幅減少了 場的青睞。
材料消耗。 d. 設計選型方便, 安裝調試快捷, 使用維護簡
d. 有助于產業升級和行業技術更新換代。 系統 單。 智能控制系統是軟硬件的結合, 通常都是根據用
化和智能化變革將電器附件從機械時代全面引入電子 戶需求量身定做的, 設計人員在進行硬件選型的同
時代, 促使廠商從追求價格競爭、 關注產品外觀的低 時, 還要根據硬件選型的結果, 編寫軟件控制程序,
水平競爭策略引向尋求領先技術、 關注差異化功能開 這無疑加大了設計和設備選型的難度。 因此輔助設計
發的高水平競爭道路上來。 這有助于淘汰部分產能落 軟件和仿真工具就成為系統開發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
后、 規模小、 技術落后的小作坊, 使資源向擁有領先 成部分。 另一方面, 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 安裝和
技術、 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轉移。 維護人員數量欠缺且技術水平不高, 很難全面滿足安
2. 2 注意事項 裝調試工作的需要。 應該考慮在降低系統復雜度的前
綜合考慮我國國情, 電器附件產品向智能化、 系 提下, 針對家庭用戶的典型使用需求, 將系統集成方
統化方向發展應注意以下幾點: 式規范化、 控制程序模式化。 讓安裝調試人員在不懂
a. 相對較低的購置成本和安裝調試費用。 再簡 控制原理和編程技術細節的情況下, 通過線路連接、
單的智能系統都應包括傳感器、 控制器、 信號處理、 程序導入和參數修改就可以完成系統安裝和簡單的調
執行和外圍輔助機構, 遠比傳統單一的電器附件產品 試。 對于廣大用戶而言,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還是新興
復雜。 當前主流的智能電氣技術主要掌握在歐美發達 事物, 價格昂貴、 功能復雜的液晶觸摸屏和紅外遙控
國家的廠商手中, 除機械部件以外的關鍵設備國產化 等設備可以暫不考慮, 選用個別自動傳感器配合傳統
率較低。 復雜的系統加上價格昂貴的進口設備, 即使 按鍵開關和調光旋鈕反而能夠收到維護簡單、 使用方
一套低配置系統的購置費用都要數十倍于傳統方案。 便的效果。
這還不包含按國際慣例收取的占總價 20% 的安裝調
3 電器附件產品設計的發展
試費用。 考慮到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讓廣大家
庭用戶花費動輒數萬元在電氣控制系統上顯然是不切 我國電器附件產品的設計, 在 20 世紀 60 年代到
實際的。 90 年代初近 30 年間主要是依賴自主設計, 水平相對
b. 加快發展設備供應廠商數量, 促進技術標 落后; 隨后在 90 年代歷經數次設計和企業分化組合,
準化程度, 提高設備兼容性。 前些年有不少國內廠 形成珠三角、 長三角兩大區域產業群。 其中, 珠三角
28
Oct.2009 Vol.28 No.10
524供 電 與 配 電
產業群以奇勝、 TCL、 松本、 朗能、 天基等電工品牌 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得以穩步提升; 亦對設計人員的技
廠家為代表。 產品以 86 規格為主導, 開關多采用滑 術能力和創新水平都提出新的要求。 從標準的不斷更
板結構, 其關鍵部件, 如面板、 動觸片和插套也與國 迭不難看出, 其在產品電氣安全性方面的要求越來越
際同步采用 PC (聚碳酸酯)、 銀銅復合材料和磷青銅 高。 以新版國標 《家用和類似用途單相插頭插座型
等。 由于設計理念與國際同步、 產品用料足、 選材 式、 基本參數和尺寸》 (GB 1002-2008) 為例, 不接
淺析我國電器附件產品沿革與發展方向
王 濤 趙卓君 (西門子開關插座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30)
Brief Analysis of Evolvement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lectrical Appliance Accessories in China
Wang Tao Zhao Zhuojun (Siemens Wiring Accessories Shandong Ltd.,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rocess 途固定式電氣裝置的開關 第 1 部分: 通用要求》,
in both product function and design of electrical IEC 60669-1: 1993)。
appliance accessories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進入 90 年代, 伴隨著奇勝電器和松下電工產品
direction of systematization & intelligentization of product
在國內的熱銷, 傳統拉線開關迅速被面板開關替代。
func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normalization of product
與國際同步的產品設計, 除了在電氣性能和產品功能
technology is proposed and in-depth analysis is made of
上有大幅提升以外, 風格各異的款式和五彩斑斕的外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al
觀設計讓國內消費者開始領略到松下幸之助 “開關是
appliance accessories.
Key words Electrical appliance accessory 墻上的一面旗幟” 的奧妙。
Standardiz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進入新世紀, 伴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進一步提高, 除了基本功能和對建筑空間的裝飾功
摘 要 通過對我國電器附件產品功能和設計發 用, 電器附件的功能性被賦予更多新的內涵, 產品應
展歷程的分析, 指出產品功能系統化、 智能化, 產品 用范圍從最初的照明控制擴展到暖通、 衛浴、 娛樂、
技術標準化、 規范化的發展方向, 并對影響發展的關 安防等諸多方面; 產品功能向自動化、 智能化、 系統
鍵因素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 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 電器附件 標準化 發展方向 相關工作在歐美早已啟動, 與之配套的電力線載
波技術、 LonWorks、 CAN、 Profibus 等安裝總線技術
在宏觀經濟持續增長和房地產行業穩步增長的雙 已完成實驗室級別的開發測試工作并開始產業化應
重帶動下, 電器附件行業廠商數量和技術實力快速增 用。 其中由西門子、 莫頓、 永諾等電氣產品制造商在
長, 新品牌不斷涌現, 產品種類愈發完善; 另一方 1990 年發起的歐洲安裝總線技術標準 (European
面, 國內市場需求保持高速增長。 但是在成績面前, Installation Bus, EIB) 已有能夠相互兼容和交互操
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國際金融危機大背景下, 機會與 作的元器件 4 000 多種, 功能覆蓋建筑領域的幾乎全
挑戰并存。 本文通過對我國電器附件產品功能和設計 部用途, 并占據歐洲樓宇和家庭電氣自動化 80% 的
發展歷程的分析, 引出對影響行業發展關鍵因素和發 市場份額。
展方向的討論, 以期有助于同業認清形勢、 克服困
2 電器附件產品系統化、 智能化的功能拓
難、 明確方向。
展及注意事項
1 電器附件產品功能的發展
2. 1 功能拓展
我國在 20 世紀 90 年代墻壁面板開關普及以前, 智能化和系統化為電器附件產品帶來革命性的功
電器附件產品功能僅作為安全取電、 用電的連接器 能拓展,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件。 以照明拉線開關為例, 僅能實現一位單控功能。 a. 提高控制的便捷性, 完成傳統電氣控制方式
其 4A 的通斷能力也大幅落后于當時國際通行的 無法實現的任務。 例如,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將傳統照
開關額定電流不小于 6A 的水平 (《家用和類似用 明的點對點控制轉換成為多點控制, 不僅可以輕松實
27
淺析我國電器附件產品沿革與發展方向(王濤 趙卓君)
523建筑電氣
誖
BUILDING
2009 年第10 期 ELECTRICITY
現, 而且可以通過預設程序和光線/動作傳感器對區 商曾自行開發出智能照明控制系統, 但并未獲得市
域照度和系統負荷實現最優控制。 場認可。 主要原因是這些系統都是由單個的廠家開
b. 大幅提高電氣系統的自動化程度, 實現不同 發, 所用設備只能由該廠家供應。 單憑某個廠家的
子系統設備之間的協同。 智能配電系統借助于系統 一己之力, 沒有行業內其它廠家的支持是很難滿足用
內的各類傳感器, 可以獲取建筑和用戶的相關狀態 戶多樣化的需求的。 因此發展一套技術標準化程度
參數, 并可依照預設場景方案動作, 開啟相應設 高、 有眾多廠商參與、 設備兼容性好的系統是非常
備。 例如, 用戶在夜晚開門進屋后, 借助紅外線移 重要的。
動探測設備的信號, 使屋內照明、 暖通、 供水子系 c. 系統自身要具有可擴展性, 并能方便地與現
統自動工作。 有設備和系統融合。 以現行房地產政策為例, 購房
c. 減少材料消耗。 智能照明系統在滿足傳統方 者擁有住宅使用權 70 年。 對于埋入墻體敷設的照明
式無法實現的的控制需求的同時, 也大幅簡化了一些 控制總線, 在數十年的使用年限內作大幅變動的可
常見照明控制線路。 以住宅內兩點控制一盞燈具和 能性不大, 有望于分布在屋內的智能照明系統在將
多點控制一盞燈具為例, 使用雙控開關和多點控制 來通過功能拓展成為智能電氣系統的基礎。 只有那
開關的傳統線路切換方式需要數倍于燈具和開關間 些能夠根據用戶需求靈活進行功能擴展, 并與其它
距的電源導線; 而采用總線技術, 所需導線與點對點 子系統和已有設備完全融合的智能系統才會受到市
控制方式相同, 僅增加了控制總線, 從而大幅減少了 場的青睞。
材料消耗。 d. 設計選型方便, 安裝調試快捷, 使用維護簡
d. 有助于產業升級和行業技術更新換代。 系統 單。 智能控制系統是軟硬件的結合, 通常都是根據用
化和智能化變革將電器附件從機械時代全面引入電子 戶需求量身定做的, 設計人員在進行硬件選型的同
時代, 促使廠商從追求價格競爭、 關注產品外觀的低 時, 還要根據硬件選型的結果, 編寫軟件控制程序,
水平競爭策略引向尋求領先技術、 關注差異化功能開 這無疑加大了設計和設備選型的難度。 因此輔助設計
發的高水平競爭道路上來。 這有助于淘汰部分產能落 軟件和仿真工具就成為系統開發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
后、 規模小、 技術落后的小作坊, 使資源向擁有領先 成部分。 另一方面, 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 安裝和
技術、 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轉移。 維護人員數量欠缺且技術水平不高, 很難全面滿足安
2. 2 注意事項 裝調試工作的需要。 應該考慮在降低系統復雜度的前
綜合考慮我國國情, 電器附件產品向智能化、 系 提下, 針對家庭用戶的典型使用需求, 將系統集成方
統化方向發展應注意以下幾點: 式規范化、 控制程序模式化。 讓安裝調試人員在不懂
a. 相對較低的購置成本和安裝調試費用。 再簡 控制原理和編程技術細節的情況下, 通過線路連接、
單的智能系統都應包括傳感器、 控制器、 信號處理、 程序導入和參數修改就可以完成系統安裝和簡單的調
執行和外圍輔助機構, 遠比傳統單一的電器附件產品 試。 對于廣大用戶而言,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還是新興
復雜。 當前主流的智能電氣技術主要掌握在歐美發達 事物, 價格昂貴、 功能復雜的液晶觸摸屏和紅外遙控
國家的廠商手中, 除機械部件以外的關鍵設備國產化 等設備可以暫不考慮, 選用個別自動傳感器配合傳統
率較低。 復雜的系統加上價格昂貴的進口設備, 即使 按鍵開關和調光旋鈕反而能夠收到維護簡單、 使用方
一套低配置系統的購置費用都要數十倍于傳統方案。 便的效果。
這還不包含按國際慣例收取的占總價 20% 的安裝調
3 電器附件產品設計的發展
試費用。 考慮到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讓廣大家
庭用戶花費動輒數萬元在電氣控制系統上顯然是不切 我國電器附件產品的設計, 在 20 世紀 60 年代到
實際的。 90 年代初近 30 年間主要是依賴自主設計, 水平相對
b. 加快發展設備供應廠商數量, 促進技術標 落后; 隨后在 90 年代歷經數次設計和企業分化組合,
準化程度, 提高設備兼容性。 前些年有不少國內廠 形成珠三角、 長三角兩大區域產業群。 其中, 珠三角
28
Oct.2009 Vol.28 No.10
524供 電 與 配 電
產業群以奇勝、 TCL、 松本、 朗能、 天基等電工品牌 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得以穩步提升; 亦對設計人員的技
廠家為代表。 產品以 86 規格為主導, 開關多采用滑 術能力和創新水平都提出新的要求。 從標準的不斷更
板結構, 其關鍵部件, 如面板、 動觸片和插套也與國 迭不難看出, 其在產品電氣安全性方面的要求越來越
際同步采用 PC (聚碳酸酯)、 銀銅復合材料和磷青銅 高。 以新版國標 《家用和類似用途單相插頭插座型
等。 由于設計理念與國際同步、 產品用料足、 選材 式、 基本參數和尺寸》 (GB 1002-2008) 為例, 不接
內容描述:
《淺析我國電器附件產品沿革與發展方向——以建筑電氣2009年10月刊為例》這篇文章詳細回顧和探討了中國電器附件產品自成立以來的發展歷程。通過對歷史時期內電器附件產品的技術革新、市場應用、政策導向以及國內外市場競爭環境的深入剖析,展現了我國電器附件行業從傳統向現代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節點和技術進步軌跡。
具體分析包括早期國產電器附件產品的起步階段,如各類開關、插座、電線電纜等基礎附件的研發與生產;隨后在改革開放后的快速發展期,伴隨建筑業與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電器附件產品種類日益豐富,品質標準不斷提高,并逐步融入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體系;同時,針對綠色環保、能效節能的要求,新能源、智能家居等相關電器附件領域的新興產品也逐漸嶄露頭角。
對于未來發展方向,文章預測了我國電器附件行業將更加注重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綠色化、智能化發展,例如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將在電器附件中得到廣泛應用,提升產品的功能性和用戶體驗。此外,隨著國家對節能減排的持續重視,高效能、低耗能的電器附件將成為市場的主流趨勢,而標準化、規范化、國際化也將是我國電器附件產品發展的必然路徑。
總之,《淺析我國電器附件產品沿革與發展方向——建筑電氣2009.10》這篇論文旨在為讀者提供對中國電器附件行業過去發展歷程的全面理解,同時也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前瞻性的展望與思考。
淺析我國電器附件產品沿革與發展方向-建筑電氣2009.10的相關資源推薦
會員專享
開通會員
升級會員獲取海量資源免費下載
會員免費下載
5D幣 購買
上傳資源賺收益
格式:pdf
瀏覽:300
收藏:0
瀏覽:300??|??
收藏:0
上傳時間:2016-12-19
大小:297.1KB

作者相關作品
排名
昵稱
瓦特值
熱門標簽